Curl error: Could not resolve: www.y1n1.cc (DNS server returned answer with no data) 榕树下讲习所
一代廉臣——陈若霖
发布时间:2022-02-22 12:53:21
一代廉臣——陈若霖
陈若霖(1759年-1832年),字宗觐,号望坡,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终年73岁。葬于福州南郊北园山头岭。
少年陈若霖 替母分忧巧卖草鞋
1759年陈若霖出生,父亲在他十岁时早逝,家境贫穷,依靠母亲林氏做女工编草鞋维持生计。少年陈若霖懂事地为母分忧,奈何螺洲地狭人少市场需求有限,陈若霖便白天挑着母亲编好的草鞋到邻乡贩卖,夜里则在家勤奋挑灯读书。
新官理旧账 屡破积案
中进士后,陈若霖在翰林院开始了为官之路,刚开始只是被授予庶吉士,后历任主事、员外郎、郎中、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务,最终官至刑部尚书。
陈若霖在各段任职期间均有政绩,尤其在理财、肃贪、水利、赈灾、防边、优抚苗民等方面甚得人心。
在刑部任职期间,陈若霖前往各省复查案件清理积案,先后审理查办山东王连等谋杀二命案、杨四夫妇诱拐小儿诈骗钱财案等一系列积案,为受害者查明冤屈,明正典刑,赢得称赞。
惩贪清弊 整肃边防
陈若霖在云南巡抚任上时,与云南边境接壤的越南国水尾州发生一起恶性案件,州目黄金珠纠合当地地痞无赖残杀副州目李文政一家六口并侵夺其家产,开化府河口讯弁赵秉忠收受贿赂,包庇罪犯,私放其逃入云南。越南政府针对此事向云南地方政府提出交涉,当时的云南地方政府官员却以地方州目之间互相残杀为由,对交涉置之不理。
陈若霖认真翻阅旧牒,清理积案时看出此案非同一般,处理不当将影响两国间关系。经过认真地调查、核实,判断此案搁置的主要原因是赵秉忠因受贿赂、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而导致的。于是,他会同总督撤回赵秉忠,严令缉拿诸犯归案,押解至中越边境斩首,传首水尾州。并下令整肃边防,不许任意出入边境,尽到了巡抚应尽的职责。
敢作敢为 减免税负抚苗民
陈若霖注重民生,不论其任职何地,均能看到他为民生而奔波的身影。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陈若霖升任湖广总督。在当时,当地胥吏敲诈勒索苗民,苗民多敢怒而不敢言。陈若霖嫉恶如仇,对于贪官污吏,他从不手软。上任后,他的首要之事就是采取果断措施,制定严规,肃清宿弊。
陈若霖先后奏减湖南苗疆的苗租,豁免历年欠租,大大地减轻苗民负担。苗民感佩有加,当陈若霖亲勘湖南苗疆民情时,苗民沿途迎送。
勤政有为 清帝赐“五福”
陈若霖一生勤政爱民,清明廉洁,因此受到清朝乾隆、嘉庆和道光三代皇帝赏识和器重。在陈若霖七十寿辰时,道光帝还特赐五个“福”字,以表贺寿。这“五福”现悬挂在螺洲陈氏宗祠祠厅前梁前方,可谓是对陈若霖一生政绩的最高褒奖。
为旌表刑部尚书陈若霖的功绩,清帝还特旨在其家乡螺洲乡道中修建“尚书里”牌坊以为纪念。
秉公执法 世人传颂
在民间,还有一段“陈若霖怒斩皇子”的传说。故事讲述皇子鸿杵见当朝首辅之女雪娇貌美,假传圣旨,将雪娇骗进宫中企图非礼,雪娇不从,留下血书自缢身亡。皇子为杀人灭口,将传旨太监王洪一并害死,沉尸御花园龙泉古井。
刑部大臣陈若霖得知此案后,从鸿杵口中探出线索,并假借梦兆,让皇帝下旨挖开龙泉古井,使案情大白,陈若霖执法不阿,怒斩皇子鸿杵。据考证,该剧剧情为虚构而来,为的是赞扬陈若霖秉公执法。


您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