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l error: Could not resolve: www.y1n1.cc (DNS server returned answer with no data) 榕树下讲习所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精神的“福州实践”
发布时间:2022-02-22 13:46:27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工作精神的“福州实践”

四室  梁怀娟


       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担任了六年市委书记,主政福州的建设发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说有福之州最大的福气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生活了12年,福州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其中“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就是他当年大力倡导的工作精神。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是20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的一种精神和工作方法。1990年5月17日,原先驻扎在连江县的南京军区某师奉命迁入福州五凤山脚下的军营。当天晚上,刚刚上任九天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连夜冒雨走进了部队临时搭建的野战帐篷,询问部队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部队领导提出三个在当时并不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修一条战备路、随军家属落户、随军子女入学),习近平同志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表态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不久后便把问题解决了。从五凤山下的军营里,“马上就办”逐渐进入了福州人的视野,之后的五年时间里,“马上就办”内容不断丰富。

      1991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

      1992年5月,习近平同志提出,“‘马上就办’加上‘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到实处。”

      1995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事情定了就办、办就办好,绝不允许拖拖拉拉、半途而废。”

      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在接受央视《东方时空》专访时说:“马上就办”对自己是一种鞭策,大量的问题不是没有好的处方,而是没有人动手解决,所以提倡行动至上,理论、方针、政策、部署都有了,由谁去落实?所以要强化抓落实的力度。

      2018年,福州市、福建省相继出台《福州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若干规定(试行)》和《福建省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作风若干规定(试行)》,用党内法规形式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具体化、制度化。如今,全省干部始终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这颗在榕城撒下的种子,在八闽大地生根发芽,成为各级机关转变作风、为民办事、推动落实的重要遵循。

      回顾“马上就办”提出以来的发展历程,对今天的党员干部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短短8个字,通俗易懂,但内涵绝不像字面上那么简单,它意蕴厚重。用三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快、实、准”,体现的是快办事的速度、抓落实的力度和办成事的精度。可以说,它是从思想工作方法和谋事做事的角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展现了雷厉风行、紧抓快办的工作作风,要求干部对工作闻风而动,有紧迫感、责任感,有工作热情、工作效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上就办”的“办”,强调的是速度,是效率,倡导行动至上,狠抓落实。

       比如,1991年1月14日,《福州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我们也需要一本“市民办事指南”》,这篇位置并不显眼的文章,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他马上组织市委政研室等部门的通知研究市民办事的各种流程和难点,在50个小时之内就编写了一份《福州办事指南》,并且第一时间在报纸上发布消息,向群众反馈。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展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为民情怀,要求干部用行动和实效来践行对人民的宣言和承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马上就办”是为“人民”而办、办“人民”的事,以办好群众的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记“百姓的事,要时时放心不下”。

      比如,当时福州境内闽江中下游一带,曾生活着许多连家船民。1991年3月,习近平同志登上闽江边的一条“连家船”,“连家船”低矮、昏暗、潮湿,船上没有电、没有水。为了解决船民的住房问题,立刻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有关部门迅速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解决问题。十个月后,所有船民家庭结束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生活,搬进了新居,结束了连家船民漂泊海上的历史。

      “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展现了办就办成、滴水穿石的干事韧劲,要求干部具备长远目标的胸怀,而不是漫无目的、实用主义的“近视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首要任务,当时提出“马上就办”就是要大家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这是一种打基础、抓长远的战略思维。

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浪潮。福州蓄势待发,如何抢抓发展机遇?习近平认识到,讲效率的同时更要讲科学,惠眼下的同时更要利长远。1992年5月,习近平亲自牵头,开展福州市发展战略研究,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为了确保编制科学,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课题组总指导,赴广东、上海、江苏等地实地考察,多次召开有市人大、市政协、民主党派、市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等参加的座谈会,全面组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活动。1992年11月,《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在市委六届六次全体        (扩大)会议上审议通过,为福州的未来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干部群众将其称为“3820”工程。

      如今,20多年过去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了推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种常态,在榕城大地蔚然成风,在党员干部中深入人心。




点击查看文档
您可能喜欢